我们对「AI 新药研发」这股千亿热潮一无所知
你有没有觉得,医疗AI的创业风向,似乎悄悄转向了医药?
VC机构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证明这个预判。过去三个月时间,AI新药研发赛道的热钱不断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从去年年底开始,已经有多家AI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,其中90%都是刚完成A轮融资的早期企业。??
数据来源:IT桔子
而且,不仅仅是创业公司“向阳而生”,百度、华为、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也暗暗布局,相继披露了自己的AI新药研发和招揽人才计划。
与其他医疗AI赛道相比,AI新药研发有“相同”,也有“不同”:
相同在于,市场需求非常明显,传统新药分子需要3-5年才能筛选出合适的先导物作为临床研究候选,而AI新药发现只需要1-2年,甚至几个月就能完成。
而不同之处也在于此,独特的作用场景、服务对象和变现方式,让其具有更高的产品价值,甚至被认为是最适合人工智能商业转化的医疗赛道。
近日,带着对AI新药研发市场的顾虑和疑问,雷锋网专访了五源资本董事总经理井绪天。
从资本角度为我们解构这一赛道的爆发原因,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。
作为国内早期布局AI新药研发的VC之一,目前五源资本已投资超过6家该领域的创业企业,最近2个月时间内又对4家企业进行了加持。
AI新药研发因何爆发从需求角度,AI新药研发市场的出现,离不开传统医药创新的日暮和途穷。
2020年,FDA共批准53款新药上市,其中35种是小分子药物,一举成为史上新药获批数量最高的一年。
但创新药数量的暴涨,并没有给各大药企带来更高的利润增长。
根据德勤发布的《2019年医药创新回报率评价》,近十年来,创新药的销售峰值和投资回报率持续下滑。
到2019年,全球TOP12的制药公司平均投资回报率已经下滑至1.8%,相比2010年减少了80%。
德勤报告截图
这意味着现在药企每开发一款创新药,边际成本都会进一步升高。
类比于采矿业,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,每个新矿的开采难度越来越高,花费成本也随之升高,每发掘一个新矿就需要更高的开采成本。
但创新药市场并非自然资源,没有被发现的潜在分子,以及不同差异的分子数量还非常庞大。
在传统方法越来越难,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,只能倒逼药企去探索创新,用更低成本寻找创新药。
而人工智能的崛起,正好回应了药企的这一创新需求。
一方面,深度学习可以分析数据,模拟药物临床试验过程,在分子水平创建病人生物活动网络模型,通过网络模型发现新靶点或生物标记物,为药物研发提供方向。
让药物化学家们不用整周、甚至是整月浪费在实验室,去测试那些AI认为难以成功的分子。
另一方面,算力的提升,也使更大规模的药物分子筛选成为可能。
以云计算为例,2020年3月,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通过开源药物发现平台VirtualFlow,在15小时内就完成了10亿种化合物分子的虚拟筛选,大大超过了传统方法的筛选速度。
在逐渐看到人工智能的潜力之后,包括阿斯利康、拜耳、礼来、GSK、诺华、赛诺菲等各大药企都将目光瞄向了这一领域。
而国内的AI新药研发行业,也在三个因素的推动之下,迎来了最为活跃的一年。
其中第一个因素,就是技术验证的突破。
以晶泰科技为例,在2020年已成功将AI研发的新药分子推进至 PCC (临床前候选化合物?)阶段;此外,像费米子科技和英矽智能等企业,也纷纷在炎症及代谢和特发性肺纤维化(IPF)的新药分子上,取得了突破。
“这些新药筛选成果的出现,在整个行业都是标志性事件,因为在创新药领域,不管是传统方法,还是AI筛选,只要药物分子进入PCC阶段,就是一个稳定待开发的新资产”井绪天表示。
第二个因素,则来源于医药政策。伴随着第三批、第四批等更大规模国家药品集采在2020年出现,使国内传统药企的利润大幅度减少。
在仿制药利润不断压缩的大背景下,众多国内药企纷纷转向创新药领域,使新的原研药成为稀缺资源。
最后一个因素,就是资本市场的认可和推动。
2020年,在AI制药投资领域,出现的最大轰动性事件之一,就是薛定谔(Schrodinger)和relay两家AI新药研发公司的上市。
井绪天表示:“两家公司都是通过AI和计算驱动新药研发的公司,仅有薛定谔有部分的软件收入;在管线方面,两家公司也只有几个尚在临床试验一期的药物分子,如果按照过去创新药企业在二级市场的估值,最终市值可能仅有几亿美金。”
文章来源:《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xyylc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401/671.html